评论员 朱文龙
4月16日凌晨,江苏南京一隧道内发生一起事故。
(资料图片)
网传视频显示,事发时,多名交警正在隧道内执勤。一辆车身标注某网约车字样的轿车径直撞开警示锥,冲向了交警,两名交警被当场“撞飞”。经初步排查,肇事司机系疲劳驾驶,排除酒驾、毒驾嫌疑。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。
看了视频,着实为被撞飞的交警捏了把汗。所幸,根据警方的回应,被撞交警无生命危险,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面对交警执勤中被撞伤的悲剧,舆论在同情交警的同时,也出现了一些“杂音”。比如,有网民就认为事发时交警正在查酒驾,揣测交警是钓鱼执法,质疑其合理性。
应当说,从网传视频很难判断出交警到底是在为何执勤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网民的质疑并非完全没有道理。
《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》第七十三条规定,“查处违法行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: (一)除执行堵截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等特殊任务外,拦截、检查车辆或者处罚交通违法行为,应当选择不妨碍道路通行和安全的地点进行,并在来车方向设置分流或者避让标志。”
《交通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安全防护规定》第十二条第(四)款也规定“在道路上设置执勤点,应当避开急弯、陡坡、临水、临崖、隧道或者视线不良路段,遇雨、雪、雾、霾、冰冻等恶劣天气,非紧急情况不得设置执勤点。”
倘若事发时,交警是在执行紧急任务,那他们在隧道内执勤的行为就是合法合规。
反之,若交警果如网络上所传的那样,只是在例行查酒驾,就涉嫌违规。
被撞交警到底是为何执勤,亟需要南京交警出面澄清。
倘若是在执行紧急任务,南京交警有必要向公众做出说明,说清楚执勤原因,不要让交警伤了身体再伤心。
如果如网民所言,事发时交警正在查酒驾,更要向公众说清楚,为啥查酒驾行为会出现“变形”?这么卖力到底是为了保障道路安全,还是为了“应罚尽罚”?
舆情汹涌,南京交警是时候出面了。这是舆情应对的需要,也是对负伤交警负责。在此之前,众多自媒体也最好能够保持克制,理性发言,以免误伤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关键词: